跳脫樂譜的思想與情感:爵士樂與西洋哲學

跳脫樂譜的思想與情感:爵士樂與西洋哲學

爵士樂:民族熔爐下的結晶

20世紀初,密西西比河沿岸聚集的非裔美國人、墨西哥、印地安人與各種歐洲民族在族群交流下,將爵士樂添加了更多色彩、賦予了更多面貌。1917年,Original Dixieland Jass Band 釋出紀錄上的第一張爵士樂唱片 “Livery Stable Blues” ,雖然這張唱片可以被視為爵士樂在音樂史中被錄製起來的開端,但演奏這些曲子的樂團裡,卻令人驚訝地沒有任何一個非裔美國人,甚至樂團還聲稱爵士樂是他們「發明」的,這些都受到非常大的爭議……從爵士樂的發展脈絡來看,歷史思想的累積、多元且並存的詮釋正是爵士樂的核心精神,似乎與該樂團有些出入。

爵士音樂家們十分重視個體對歌曲和樂器的詮釋,同一首歌的同一節薩克斯風演奏,也可能會因為演奏者的個人風格而聽起來截然不同。爵士樂的價值即為群體所傳唱、共享的歌曲,能被轉換成多個個體的藝術形式,而後,再將不同型態的音樂持續傳承,持續累積爵士樂中所富有的思想與精神。

說到這裡,到底爵士樂中哪裡有存在著哲學呢?

爵士樂與古希臘哲學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哲學中有一觀念——「哲學始於思想」。這句話的含義即在敘述,任何事物的形塑,都是源於他人對該事物的認知而逐漸轉化為該事物的特質。歷代知名爵士音樂家如吉他手Pat Martino認為,爵士樂就是認知並思考他人在音樂中蘊藏的情感,進而轉化為自身的情感;木管吹奏者Eric Dolphy也認為,音樂的價值不在於表面上的樂譜或音符,而是音樂為人帶來的認知上無形的情緒與啟發……似乎爵士樂的精神正在於強調個體在群體中的獨立與獨特性,訴說著個體如何能將自我的情感與思想展現在爵士樂與群體之中。

一如哲學也需由無數個體對事物的認知而逐漸建構,其意義也並非向所有人強制推銷共通的價值觀,反倒是透過每個個體的思考辨析,再進而形塑。爵士樂特有的精髓,同樣地亦並非集結樂隊在音樂廳中表演,而是更注重群體中每個個體對旋律的理解、對樂曲的詮釋。就好像我們看新聞拍攝到了許多人,仔細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面孔與特色背景;這些面孔又同時構成了畫面中的「許多人」,爵士樂亦同,群體與個體得以在爵士樂中並存,建構思想多元、不抹消個體性的價值與精神。爵士樂家們也往往認為,這些才會帶來最根本的感動!

談到爵士樂的本質…

在解釋爵士樂的意涵時,人們常常會以爵士樂的樂器型態或其中的著名歌手為出發點來解釋爵士樂究竟是什麼,然而,這樣似乎未必能把握一件事物的本質。又回到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脈絡,就他分析事物的觀點來看,瞭解一件事物的本質,最好的方式就是掌握該事物在環境中的定位,和其為周遭帶來的影響。

爵士樂在20世紀的時代背景下,對當時的西洋音樂造成一波大衝擊。爵士樂挑戰了由單一歌手獨自塑造音樂,或由歌曲直接塑造演唱者想法的音樂脈絡,取而代之地,它主張將歌曲的詮釋空間交付給爵士樂下的每位演出者,經歷多個個體琢磨與詮釋爵士樂曲中的思想與情緒,造就了爵士樂的獨特之處,形塑了爵士樂的本質。爵士樂對環境的影響,莫過這些思想上的衝撞與貢獻。美國爵士樂評論家 Barry Ulanov 為爵士樂的本質定義主張:

「爵士樂為多個特殊旋律組成的嶄新音樂型態,演奏者們可透過調整細微音節或唱腔來彰顯個人對音樂的詮釋,或是當場引用既有曲目創造新的旋律。」


「爵士樂的旋律通常以簡單的主節奏組成,增加了歌手或藝人對其架構的可塑性。」

爵士樂作為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環,並非一人一首歌打造起來的。前人演奏的旋律與蘊含於其中的感情啟發後人,後人再將歌曲以自身的情感詮釋擴散給更多後繼者,如此爵士樂在歷史的循環中生生不息。同時,每個爵士樂的演奏者都能夠作為群體中的個體,對音樂投放情感、思想,作出詮釋。在思想情感與本質之中,在個體與群體之中,爵士樂都得以流轉不停。正如同古希臘哲學的精神與脈絡,這亦是爵士樂的本質與特色所在。

撰文|李尉齊

製圖|王雋翎

編輯|馮心葦(文)、吳怡蒨(圖)

參考資料:

  1. What is Jazz? -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2. Aristotle on Jazz.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Jazz and ... - BiblioJazz:https://bibliojazz-collegium-musicae.huma-num.fr/s/bibliojazz/item/6246

--

--

Eureka 政大哲學營

✦第六屆Eureka政大哲學營✦𝘿𝘼𝙏𝙀 2024/01/30 ➜ 2024/02/02【在人文領域被忽視和邊緣化的時代下,我們該如何意識到社會無形的宰制力量,並從體制中找到自我定位?】